3月1日,由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主辦的2018環保企業家媒體見面會在北京舉行。創新石化行業VOCs治理模式成為熱議的話題,與會企業家一致認為,建立更加完善的監測監管體系,有利于進一步治理VOCs。
文 | 中國化工報 記者 魏少平
環境商會副會長、海灣環境董事長魏巍表示,據統計,每年排放的4000萬噸VOCs中,大部分來自石化行業,且該行業排放的VOCs種類多、毒性不一、排放源復雜,對于其治理模式需要創新,如采用“一廠一策“”模式,進行精準化治理。
對于化工園區VOCs的治理,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大氣環境首席科學家柴發合指出,近年來各地紛紛出臺政策要求小散企業入園,未來園區化治理VOCs將是主要的模式,具體治理模式可參考鎮江化工園區,通過提高監測水平,由分散排放變成集中收集,然后進行集中處置。
柴發合還表示,國家正在大力推進監測體系的改革,包括構建全球最大的空氣質量網、在京津冀地區構建針對VOCs的光化學監測網等,并逐步細化監測指標。目前,主要存在的問題是還沒有實現對VOCs等污染物的監控全覆蓋,還有一些企業沒有進入全國聯網的監測體系內。
對于如何完善監測監管體系,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會長、博天環境董事長趙笠鈞建議,應推動建立基于大數據技術的環境管理制度,借力排污許可制度的推動,利用在線監控、監督性監測、遙感無人機巡查等手段,建立大氣、水、土壤的環境監測監管體系,實現管理的常態化、標準化。同時,借助數據化環境管理手段,通過對數據的挖掘和分析,實現管理優化和精準控制,嚴控高污染行業、重點企業排放,對存在偷排、數據造假等情況的企業要嚴格依法處罰。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