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由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主辦的“2021中國生態環境產業高峰論壇”在“天府之國”成都拉開帷幕。本屆論壇以“鏈接與重置:碳中和愿景下產業新勢力”為主題,著力探討生態環境產業助力碳中和,實現碳中和的新思路、新路徑等話題。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在論壇開幕式致辭。
李高介紹,近年來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深入,低碳環保產業市場需求進一步釋放,營商環境持續改善,產業規模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全行業工藝與技術裝備水平逐步提升,創新模式進一步推進,產業結構不斷完善,產業格局逐步優化。據統計,2020年我國環保產業產值達到7.5萬億,2015到2020年年均增長率超過15%,遠高于同期經濟增速,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新亮點、新動力。
低碳環保產業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新亮點、新動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生態環境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從認識到實踐,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和全局性的變化。通過不懈努力,“十四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生態環境領域九項約束性指標和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圓滿完成,人民群眾身邊的藍天白云、清水綠岸明顯增多,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環境的顏值普遍提升,美麗中國的建設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2020年,習近平主席就碳達峰、碳中和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宣示,為全球氣候變化注入強大的政治動力,也為我們國家未來幾十年經濟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指明了目標和方向,“十四五”期間,我國生態環境建設將進入以降碳為重點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
生態環境部將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以更大決心和力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各項工作。低碳環保產業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重要基礎,也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支撐,不斷發展和壯大低碳環保產業,有利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消費模式和生產生活方式,更好滿足人民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求,同時也有利于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培育新的增長點和增長極,形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近年來,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深入,低碳環保產業市場需求進一步釋放,營商環境持續改善,產業規模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全行業工藝與技術裝備水平逐步提升,創新模式進一步推進,產業結構不斷完善,產業格局逐步優化,據有關機構統計,2020年我國環保產業產值達到7.5萬億,2015到2020年年均增長率超過15%,遠高于同期經濟增速,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新亮點、新動力。
“十四五”是推進低碳環保產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雖然我國環保產業取得了一定進步,但與發達國家相比,與我們國家發展、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相比,在創新能力、產學研結合、研發投入、裝備標準化和管理服務等方面存在差距。“十四五”是推進低碳環保產業提質增效、加快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將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強化倒逼機制,釋放產業發展的潛力。低碳環保產業具有較強外部性,生態環境部將進一步加大對高污染、高排放行業的管控力度,以強有力的執法和監管倒逼市場的形成。
二是全面深化改革,激發市場活力。生態環境部將深入落實減污降碳總要求,科學治污、精準治污、依法治污,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引導綠色消費,以消費帶動產品,以產品帶動技術,以技術帶動行業。
三是全力推進全國碳市場建設,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生態環境部正在加快推進全國碳市場建設,將于本月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上線交易。我們還將在發電行業碳市場平穩運行基礎上,逐步擴大市場覆蓋范圍,豐富交易品種、交易方式,實現全國碳市場平穩有效運行和健康持續發展,有效發揮市場機制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作用。
希望廣大的環保企業能夠把握新機遇、擔當作為,努力創新,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助力實現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