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創新,財稅政策的撬動作用不可小覷。最近,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成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延續執行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75%政策,將制造業企業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剛剛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對這一政策實施方案進行部署。
那么,這項政策會給企業帶來怎樣的利好?簡單地說,將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相當于企業每投入100萬元研發費用,可在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200萬元。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實施這項政策,預計可在去年減稅超過3600億元基礎上,今年再為企業新增減稅800億元。這一制度性安排,可以說是今年結構性減稅中力度最大的一項政策。
用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對支持企業創新發展有何意義?近年來又有哪些稅收支持科技發展的政策值得關注,有效激發了企業創新活力?麻辣財經記者進行了采訪。
提高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降低企業研發成本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又提高了,這項政策太給力了!”聽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從75%提高至100%的消息時,重慶市偉岸測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彭登十分激動。
“減稅降費政策減輕了企業稅收負擔,特別是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優惠政策,直接降低了企業研發成本。2021年公司預計研發費用支出超過1600萬元,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后,相當于企業所得稅可以稅前多列支400萬元的成本費用,為公司攻關新技術增添了信心。”彭登說。
“將制造業企業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對激勵制造業企業自主創新,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作用。”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教授樊勇認為,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有助于減輕企業研發負擔,為企業在新技術領域的研發投資提供資金支持,進而提升其核心競爭力。企業特別是先進制造業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可推動我國在關鍵技術領域取得更大突破,為制造業向產業鏈高端攀升提供強大動力。
為支持企業研發創新,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改革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清繳核算方式,允許企業自主選擇按半年享受加計扣除優惠。
原來的政策是,企業上半年的研發費用,要在第二年所得稅匯算清繳時扣除,現在則允許企業在當年10月份預繳時予以扣除。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教授李旭紅認為,從稅收優惠的角度看,改成當期抵扣能夠讓企業盡早享受到優惠政策,盡快把這筆錢用來擴大再生產及投入研發。
“十三五”期間,我國逐步推進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調整優化,包括大幅放寬研發活動和研發費用范圍、分兩步將研發費用的加計扣除比例從50%提升至75%、允許企業委托境外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數據顯示,全國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企業戶數由2015年的5.3萬戶提升至2019年的33.9萬戶,5年間擴大了5.4倍;減免稅額由726億元提升至3552億元,2020年預計達到3600億元。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力度持續加大,有效激發了企業研發投入力度和創新活力。數據顯示,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投入經費從2015年的1.42萬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2.44萬億元,年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稅收政策在激勵科技創新方面具有見效快、中間環節少的特點。稅收政策能直接促進更多社會資本流入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領域,激發企業自主創新和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的主觀能動性。”河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宋丙濤說。
稅收支持政策覆蓋企業整個創新周期,鼓勵人才創業創新
近年來,我國分步驟、成體系地出臺了一系列鼓勵企業科技創新的稅收政策,為企業創新發展增添了更多動力。
“2020年,受益于此前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我們可以扣除的成本增加了,相當于超過230萬元的利潤免于繳納企業所得稅,大大緩解了我們的資金緊張狀況,為我們走研發之路提供了有力政策保障。”處于創業初期的像航(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李俊說。
據了解,目前企業初創期除了能享受普惠式的稅收優惠外,重點行業的小微企業購置固定資產,重點群體創業或者吸納重點群體就業還能享受專門的稅收優惠。同時,國家還對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眾創空間等創新創業平臺和創投企業給予稅收優惠,鼓勵他們積極扶持初創企業成長,對金融機構小微企業貸款利息收入等給予稅收優惠,幫助初創小微企業吸納資金。對有成長性的創新型企業,目前稅收優惠政策覆蓋了科技創新活動的各個環節領域。
華科創智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企業從最初不到10人,到如今組建起研發人員占比超過40%的大型團隊。“一系列支持科技創新的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節省了25%的稅費成本,讓我們能夠支付更具競爭力的薪資,進而留住人才,提高研發水平,提升核心競爭力。”企業財務負責人曾云惠說。
為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培養,我國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稅收支持政策。比如,由國家級、省部級及國際組織頒發的科技獎金免征個人所得稅;高級專家延長離休退休期間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免征個人所得稅;非營利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給予科研人員的現金獎勵減半征收個人所得稅等,通過吸引人才為科技創新注入動力。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對先進制造業企業按月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李旭紅認為,此前我國明確了部分先進制造業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此次進一步擴大稅收優惠政策的范圍,有助于打通增值稅的抵扣鏈條。全額留抵退稅有助于增加企業的現金流入,減輕財務壓力,并有效使用資金擴大制造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投資,促進我國先進制造業發展,激勵科技創新。
宋丙濤建議,今后還可以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稅收優惠政策體系,通過多維的稅收支持政策,激勵企業加大在科技創新項目和成果轉化等方面的資金投入和人員投入,進一步推動企業創新發展。
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明確,要研究對科技研發服務企業、“雙創”企業的稅收支持政策。會議要求,要加強政策宣介解讀,優化辦稅服務,精簡審核流程,提高企業享受政策便利度,把好事辦好。相信有了稅收政策的有力支持,企業創新動力將會更強。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