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開幕,北京市代市長陳吉寧作政府工作報告。
北京代市長陳吉寧作政府工作報告(圖片來源:首都之窗)
陳吉寧表示,2018年,北京市將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以加強科學化、系統化、精細化、法制化管理為目標,以細顆粒物來源解析為基礎,制定實施新一輪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把高排放車治理作為重中之重,將低排放區由六環路內擴展到全市域,從嚴查處尾氣排放超標車輛,嚴格執行高排放車輛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禁行限行規定。
有效管控裸地揚塵、道路揚塵、施工揚塵和建筑垃圾運輸車輛,減少揚塵污染。
實施環保技改工程和污染源達標排放行動計劃,全面治理揮發性有機物污染。
對重點企業嚴格排污許可證管理,實現“散亂污”企業動態清零。有序推進農村煤改清潔能源,基本實現平原地區“無煤化”。
認真落實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嚴格執行煙花爆竹安全管理規定,加強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
完成環保垂直管理改革,加強基層執法力量,深入開展環保督察,進一步壓實各級各部門責任。
陳吉寧指出,進入新時代,北京要打贏“三大攻堅戰”。其中,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重點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碧水攻堅戰、突出問題殲滅戰,特別是大氣污染防治、隨著第一階段治理任務完成,污染源結構發生較大變化,持續改善空氣質量的任務異常繁重,要充分估計其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既打好攻堅戰、又打好持久戰。
圖片來自:北京晚報
除了在大氣治理方面加強治理外,北京市還將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實施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新增造林綠化面積23萬畝。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啟動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實施“兩田一園”農業高效節水方案,對鄉鎮建立精細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珍惜用好南水北調水,促進地下水資源涵養和地下水位回升。深入實施河長制,落實污水治理和再生水利用第二個三年行動方案,完成非建成區84條段黑臭水體治理任務,全市污水處理率提高到93%,再生水年利用量達到10.7億立方米。推進海綿城市建設。落實生活垃圾分類治理三年行動計劃,擴大強制分類實施范圍,示范片區覆蓋率達到30% 。探索實行差別化垃圾收費和補償政策,促進垃圾減量。建成魯家山餐廚垃圾處理廠、通州生活垃圾焚燒廠等設施,生活垃圾資源化率達到58%。建設土壤環境監測網絡,完成全市農用地土壤污染詳查,推進污染地塊風險防控與治理。開展生態治理和修復,支持廢棄礦山轉型發展生態文化旅游業。
(本文整理自陳吉寧最新政府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