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64ku0"></samp>
  • <samp id="64ku0"><tbody id="64ku0"></tbody></samp>
  • 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內容詳細

    李自國:“一帶一路”——新時代、新挑戰、新任務

    2017-07-18 10:19:26  

     
         7月15日,由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主辦,以“回眸與前瞻:環保產業支撐綠色發展”為主題的“2017中國環保產業高峰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拉開帷幕。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亞所副所長李自國做題為《“一帶一路”——新時代、新挑戰、新任務》的演講。

        
         大家上午好!
     

         我大體分成四個部分向大家介紹一下“一帶一路”的情況。
     

         從宏觀的視角看“一帶一路”與中國的外交關系

         “一帶一路”要放在整個國際關系的大背景下去看。近幾年,中國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張,在安全問題上提出了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然后提出開放、包容、聯動、創新全球經濟治理主張,所有這些理念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帶一路”。“一帶一路”聚合了沿線國家的發展訴求,而“一帶一路”這個平臺對我們自己有非常大的幫助。
     

         “一帶一路”意味著中國將出現三個重大轉變。
     

         第一個轉變,從接受和學習國際規則向參與制定規則轉變。比如我們提出改革開放,改革是改變我們自己,順應國際形勢;開放就是敞開我們自己的懷抱,入世就是加入世貿組織,參與國際上的游戲,遵守游戲規則。而現在我們提出的亞投行,亞投行的對外貸款只考慮經濟因素,絕不附加任何的政治條件,這與傳統的三大金融機構不同,這在某種程度上構造出對國際經濟治理的改變。
     

         第二,從分享別人的平臺,到提供自己的公共產品。經過近30多年的積累和發展,我們認為有能力提供自己的公共產品,使我們在國際社會,特別是沿線國家,在資本的平臺上獲得一點發展的機遇。


         第三,確立了“發展才是硬道理,合作共贏才是相處之道”的新理念。這種理念打破了西方國家所說的“道義優勢”,近幾年西方國家各種推動的革命和造成的一些后果漸漸顯現出來。西方國家以為自己掌握著制度的制高點,最近他們對我們的批評越來越少了,我相信是在改變對中國的看法。


         從戰略的層面上考慮,要構建我們與沿線國家經濟方面的“壓艙石”。周邊國家有這樣一種說法,經濟上靠中國,安全上靠美國,的確存在這種現象。但是,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中國與各國經濟真正道路聯通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不可能長期實行安全上靠美國、經濟上靠中國的局面。其實中國與沿線國家也需要壓艙石,沿線國家之間也需要壓艙石,“一帶一路”可以為中國與沿線國家形成一種無形的保險。第三,是我們自己的一個訴求,國際上有不少的中國威脅論,包括人口威脅論、資源掠奪輪,中國需要來證明自己是和平崛起的過程。


     
         “一帶一路”的進展

         “一帶一路”在最近三年內取得了哪些成果,或者面臨的幾個新的發展階段。

         第一,政策溝通。2017年5月的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可以說是政策溝通最密集、規格最高的一次活動。“一帶一路”是中國整個外交轉型的標志,“一帶一路”包括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是從共商階段向共建階段轉折的標志,而共商的性質和內容也發生了變化,現在共商的內容已經變成了我們怎么做。共商有幾個結果:


         一是我國的確獲得了國際世界的廣泛支持。二是我國不僅獲得了支持,而且發生了轉變。我們與沿線國家簽訂了幾個備忘錄,表明了我國對“一帶一路”支持的態度,我們現在開始簽署越來越多對接合作的規劃。


         第二,設施聯通。最大的一個成果就是“要想富,先修路”的重要口號變成整個地區的共識,不少國家都力爭成為國際樞紐。中歐班列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中歐班列的數量不斷上升,2015年中歐班列達到815列,是2014年的2.7倍,其中返程班列572列,同比增長116%。我們還啟動了一系列重大項目,比如雅萬高鐵、中老鐵路、中泰鐵路,這也為“一帶一路”的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貿易暢通。沿線國家和我國的貿易占比在不斷提升,2015年增幅為25.3%,2016年為25.7%,2017年一季度為26.7%。自貿區建設上有突破,2015年11月,推出中國東盟自貿區2.0版,2017年5月,中國-格魯吉亞自貿區簽署文件,格魯吉亞是前蘇聯區域里邊第一個和中國簽署自貿區文件的國家,是一個重大突破。


         第四,資金融合。大家經常說,我們是不是在沿線國家撒錢了,但是實際上我們非金融投資的現狀是,我們在沿線國家的投資,沿線國家并不是我們直接投資的主體。比如2015年我們在沿線國家投資額只有148億美元,占投資比重為12.6%,2016年占比8.5%,2017年繼續降低。并沒有因為“一帶一路”的提出而出現投資緊缺的現象。我們對沿線國家的投資集中度非常高,主要集中在新加坡和俄羅斯兩個國家,這兩個國家就占了40%,這也說明我們的直接投資也非常謹慎和小心。大型投資還主要是在歐美國家,也說明了這些發達國家可以保證投資的回報率。


         環保部出臺的一個文件里面提出來,要研究設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基金,不知這個基金什么時候成立,規模有多大,什么樣的條件可以為我們的環保企業使用。


         關于產能合作,雖然不是五通的一部分,但是領導人經常提及,我也想重點提一下。


         第一,中國在沿線20個國家已經搭了56個合作區,有個別合作區成果還是比較豐富的。


         第二,形成了兩種合作模式。第一種模式,以中國和哈薩克斯坦的產能合作為例,方式就是我們先簽一個協議,然后就合作內容進行對話,再設立中哈產能合作基金,現在是20億美元,最后形成了51個項目,價值286億美元的產能投資。第二種模式,以與白俄羅斯的合作為例,這種模式比較常見,就是對方劃一個附近的區域,吸引中國和其他國家的企業來參與。


         第三,我們實踐的一些項目。以2016年對外承包領域的數據來說明,我們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承包額占整個對外承包額的51.6%,增長了36%,這也說明了這個地方對我們產能合作轉移的重要性。


         第四,機遇所在的行業。我個人認為傳統行業仍是重點,主要有四個特點:第一,人口增速快,有旺盛需求。第二,多數處于工業化或者再工業的階段。第三,道路、電力等最基礎的設施歷史欠賬多。第四,各國和中國一樣,都會有一個城市化的進程,對于基礎設施的需求非常大,包括通訊網絡、水利設施、城市照明、供排水、輕軌、垃圾處理等等。


         比如,2014年中國的水泥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一半以上,中國人均發電量4100千瓦時,柬埔寨是204,發達國家是9000左右,美國是13000,所以沿線國家的需求非常巨大,這為中國的環保企業走出去,特備是除硫設備的輸出,創造了非常大的空間。再以鐵路為例。孟加拉國人口1.6億,而鐵路總里程只有3000公里,而且大多是是100年前英國人修的。


         做一個小結,第一,“一帶一路”是歷史的必然產物。第二,“一帶一路”聚焦了沿線國家最關心的問題——發展權。第三,未來的發展方向仍然是軌道交通、通訊、電力、建材、化工、機械制造等等這些行業。



         未來有兩個行業值得關注:農業和環保

         關于環保:

         第一,中國出臺了很多關于環保的文件,近期連續出臺文件的文件有《關于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一帶一路”生態環境保護合作規劃》、《“一帶一路”建設海上合作設想 》,合作重點第一條就是共走綠色發展之路,國內則出臺《“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環境問題受到重視,以及提出了研究成立綠色“一帶一路”基金等等,從來沒有一個領域出臺過這么多的規劃,這說明環境問題正受到越來越大的重視。


         第二,環保部出臺的各種各樣的規劃,我數了數有兩萬多字,之所以這么濃墨重彩,不外乎幾個原因:

         一是西方國家的誤讀,即現在中國產能走出去,就是污染輸出的過程。
     

         二是我們自己說了一大堆的關于許多發展的理念,不能光說不做,一定要把環保產業帶出去。
     

         三是我們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如果做不好,就會遭到更大的質疑。已經出現了一種不好的案例,對方以環境為借口,阻礙中國企業的落地。比如,緬甸的密松水電站、柬埔寨的柴阿潤水電站等。
     

         四是我們現在面臨哪些新的挑戰和有哪些新的任務,宏觀方面的問題更為重要。 
     

         第一,我們能不能形成產業鏈。現在中國企業“走出去”,要求我們國內必須進行產業升級,否則就是同質化競爭。在境外走出去過程中要避開在一個地方形成過剩產能,我們現在已經有這樣的案例,就是在塔吉克斯坦,已經出現了水泥生產過剩,商務部出臺說,不能再在哈斯克進行水泥生產。
     

         第二,“一帶一路”沿線不少國家政治體制尚未定型,國家間關系復雜,大國爭奪激烈。如何維護中國企業在在海外不斷拓展的利益,對中國外交提出了很高的挑戰。
     

         第三,我們能不能撬動更多的資本參與。據2017年初亞開行發布的《滿足亞洲基礎設施建設需求》的報告,至2030年亞洲基礎設施每年至少需要1.5萬億美元,中國的資金遠遠不能滿足。
     

         第四,如何避開環境發展的陷阱。環境和發展是不可調和的矛盾,沿線國家處在工業化和再工業最基礎的階段,更多的傳統產業在建設之中,出現污染不可避免。如何避開這個問題,這一點非常的迫切。我個人建議分國別研究沿線國家的環境容量到底有多大,適合發展的產業到底有哪些。
     

         第五,能否克服文化差異,避開七七定律。國際上有一個七七定律,就是70%的并購沒有實現預期商業價值,其中70%的原因是由于并購后的文化整合不力,這個定律也適合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過程,而中國走出去的區域也是問題非常復雜的地方,比如歷史上的宗教問題,以及文化差異比較大。


         下一個問題是怎么辦的問題

         不論在哪里投資,風險都是存在的,它與“一帶一路”無關。“一帶一路”要做的恰恰是通過制度安排和及時糾錯,使風險最小化。因此,不必夸大風險,因噎廢食。通過制度性建設,減少這個過程當中的不確定性。其中主要有兩點:
     

         第一,關注規則問題,沒有規則難成方圓。比如我們現在提出要開展中哈標準和認證接軌方面的合作,實際上就是在談規則。再比如我們和歐亞經濟聯盟談的內容有九項,實際上談的不是具體項目,而是談的游戲規則。我個人認為應該以剛剛生效的世貿組織《貿易便利化協定》為藍本,加速貿易制度和規則對接,與更多國家建立自貿區,包括簽署投資保護協定,避免雙重征稅協定,從而減少走出去的風險。
     

          第二,關注標準問題。從大處看,標準之爭是競爭的最高境界。我們給在泰國的高鐵提供了越來越多的優惠,實際上是要與日本在東南亞競爭,一旦標準確定了,那么在東南亞的新加坡、馬來西亞也會采用中國的技術標準。最近幾年我們對標準一直比較關注,也提出了一系列的倡議,包括與12個國家標準化機構共同簽署《關于加強標準合作,助推“一帶一路”建設聯合倡議》。應該說在實踐當中,標準問題從小處看也會極大的方便項目的落實,有利于企業準確核算成本。舉個例子,在哈薩克斯坦的一個項目,如果采用前蘇聯的建設標準,不僅沒有中國的標準好,而且工期延長3年、5年都無法完成,采用中國的技術標準之后大大提前了工期。
     

         最后,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注重社會的責任。首先我們要放棄固有的工作習慣。第二,需要勇于承認“中國式”未必是最合理的,包括“中國式”勤勞,“中國式”的速度,有的地方是不適應的,他們認為這個速度太快了。第三,我們還是要多放低一些姿態,不論政府、企業還是個人,我們都摒棄掉一個觀點“我們是去幫助他們搞建設,去提高人口素質”,而要明確我們是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去掙錢的主體,這時才能尊重當地的習慣,才有尊重當地法律的敬畏之心,才能適應當地的變化。

    謝謝!

     

    會員驗證

    提交關閉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欲AV|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一区| 中文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小说|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久久|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国产精品99精品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这里有精品视频| 精品久久国产字幕高潮| 国产精品拍天天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九色|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福利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AA片在线观看不加载 |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2021国产精品露脸在线|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精品黄大片在线播放| 99re在线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方| 精品国产男人的天堂久久|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网站|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丝袜|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电影| 国产精品免费福利久久| 手机日韩精品视频在线看网站| 欧美交A欧美精品喷水| 99re6这里有精品热视频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不卡在线| 日韩在线视频播放|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亚洲精品白色在线发布| 国产精品成人A区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国产精品jizzjizz|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五月尺| 2022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