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15 14:15:45
杭州聚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4 年 季度報告
20114 年 04 月
第一節 重要提示
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本報告所載資料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并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責任。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審議本次季報的董事會會議。
公司負責人 王健、主管會計工作負責人虞輝及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屈哲鋒聲明:保證季度報告中財務報告的真實、完整。
第二節 公司基本情況
一、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公司是否因會計政策變更及會計差錯更正等追溯調整或重述以前年度會計數據□ 是 √ 否
本報告期比上年同期增減
本報告期 上年同期
(%)
營業總收入(元) 205,681,945.59 162,756,403.84 26.37%
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元) 10,449,103.17 13,927,562.48 -24.98%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元) -92,988,574.45 -79,950,398.31 -16.31%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元/
-0.209 -0.1797 -16.33%股)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02 0.03 -33.33%
稀釋每股收益(元/股) 0.02 0.03 -33.33%
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 0.55% 0.78% -0.23%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加權平均凈資產
0.25% 0.6% -0.35%收益率(%)
本報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
本報告期末 上年度末
減(%)
總資產(元) 2,565,386,701.47 2,407,810,041.62 6.54%
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的股東權益(元) 1,913,281,542.31 1,902,193,734.89 0.58%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每股凈資產
4.2995 4.2746 0.58%(元/股)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和金額√ 適用 □ 不適用
單位:元
項目 年初至報告期期末金額 說明
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包括已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沖銷部分) -2,918.86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與企業業務密切相關,按照國家統
7,636,206.88一標準定額或定量享受的政府補助除外)
除上述各項之外的其他營業外收入和支出 -321,402.51
減:所得稅影響額 1,215,035.02
少數股東權益影響額(稅后) 415,574.14
合計 5,681,276.35 --
對公司根據《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釋性公告第 1 號——非經常性損益》定義界定的非經常性損益項目,以及把《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釋性公告第 1 號——非經常性損益》中列舉的非經常性損益項目界定為經常性損益的項目,應說明原因□ 適用 √ 不適用二、重大風險提示
1、技術風險
公司所處的儀器儀表行業屬于技術密集型行業,涉及機械、電子、材料、軟件、光學等多個技術領域,行業技術發展迅速。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公司需不斷致力于新技術的研究和新產品的開發,以應對市場變化和客戶需求,保持產品的競爭力。如果公司不能保持持續開發新產品能力,或者不能及時準確把握產品、技術和市場需求的趨勢,將削弱公司已有的競爭優勢,從而影響公司的競爭能力和持續發展。
2、市場風險
公司產品在環境監測、工業過程分析及實驗室分析領域應用廣泛,市場前景廣闊。國內外廠商紛紛抓住機遇擴大銷量,造成市場競爭加劇;另一方面,由于產品毛利率水平較高,可能吸引更多的新進入者,加劇市場競爭,加之公司加強整體解決方案的營銷力度,降低了公司產品的毛利率,從而影響到公司的整體盈利水平。
3、應收賬款風險
公司應收賬款金額較大,占總資產比例較高,2012年末,2013年末,2014年一季度末,分別為63,054.47萬元、68,503.33萬元、76,709.90萬元,占資產總額的比例分別為27.71%、28.45%、29.90%。公司應收賬款主要客戶是政府部門及大型工業企業,出現壞賬的可能性較小,但如果應收賬款不能收回,對公司資產質量以及財務狀況將產生較大不利影響。
4、管理風險
(1)規模擴張導致的管理風險
公司資產規模、生產規模、涉及業務領域等將進一步擴張,如果公司管理水平不能適應規模迅速擴張的需要,組織模式、管理制度、內控制度和激勵制度未能隨公司規模擴大進行及時調整,將削弱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影響公司持續快速發展。
另一方面,公司通過特定行業的兼并收購,公司可以獲得新的產品以及銷售渠道和業務平臺,但同時公司與被收購對象在企業文化、業務、管理等方面的差異也將會給公司的管理帶來很大考驗。特別是被并購公司的經營起伏,會影響公司整體的業績。
(2)人力資源管理的風險
公司業務屬人力資本和技術密集型行業,公司商業模式的有效應用、經營業務的順利開展、服務能力的不斷提高,均有賴于公司核心管理和技術團隊。依靠著專業的管理和技術人才,公司近年來取得了持續發展。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且公司管理體系及包括股權激勵在內的全面激勵考核體系需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公司現有人才存在一定的流失風險,引進人才難度及成本上升,從而會對公司未來發展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