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大沽夾河是一條什么樣的河,它對于煙臺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答:感謝您給我這樣一個機會,讓我向社會介紹一下煙臺人民的母親河。
大沽夾河是煙臺市的第二大河流,由兩大支流匯合而成。內夾河發源于棲霞小靈山,自西向東流經棲霞(棲霞段稱清洋河)、福山兩市區,在福山城區東和外夾河匯流。外夾河系大沽夾河主河,發源于海陽牧牛山,自南向北流至開發區東側入海。大沽夾河河道干流總長140千米,流域面積2296平方千米。其中內夾河流域面積1224平方千米,干流長75千米;外夾河系大沽夾河主河,流域面積1072平方千米,干流長65千米。流域內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3.064億立方米,其中地表徑流2.814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1.072億立方米。
大沽夾河流域共有牟平區、萊山區、棲霞市、福山區、芝罘區、經濟技術開發區27處鄉鎮街道辦事處,居住人口60萬;周邊有萊山機場、藍煙鐵路、煙青、煙濰、牟黃公路及同三高速公路等重要設施;沿河是“煙臺蘋果”、“煙臺大櫻桃”的重要產地;已經治理的濱臨煙臺城區的30公里河道,共蓄水1000余萬立方米,因此,它還是煙臺市城區的重要的水源地和景觀水源。
歷屆政府對大沽夾河的治理十分重視, 1958年以來,先后對干流河道進行過6次較大規模的規劃、治理。特別是1998年10月開始實施的以“提高河道防洪能力、開發利用水資源、改善城市環境為目標的”大沽夾河中下游綜合治理工程,不僅有效遏制了海水入侵,改善了地下水環境和地表水水質狀況,提高了城市防洪供水保障能力,而且已形成一條碧水相連、清波蕩漾的綠色生態長廊,提升了城市品位。
記者:既然大沽夾河在煙臺市經濟社會發展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政府是如何管理的呢?
答: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的規定,煙臺市水利局是大沽夾河的主管機關,煙臺市大沽夾河管理處是大沽夾河的管理機構,經市水利局授權,對大沽夾河實施管理。
煙臺市大沽夾河管理處成立于1998年,主要職責是負責大沽夾河蓄水工程的建設、維護和管理,夾河流域的防汛調度、水資源利用、河道采砂、河道建設項目的審批。
我們對于大沽夾河進行管理的主要依據是《煙臺市大沽夾河管理辦法》,這個辦法的前身是1989年市政府通過發布的《煙臺市大沽夾河管理試行辦法》。
記者:那么,為什么要出臺新的《煙臺市大沽夾河管理辦法》呢?
答:《試行辦法》是1989年7月25日由煙臺市政府以第7號政府令發布實施。實踐證明,該辦法在理順管理權屬、規范管理秩序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市規模的擴張,《試行辦法》已經不適應河道管理新形勢和新任務的需要。一是《試行辦法》已經明顯滯后于國家現行法律、法規?!对囆修k法》制定時,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及有關的規范性文件尚未完善,《試行辦法》擬定依據簡單、內容不夠具體、操作性不強。因此,根據現行法律、法規和相關法規性文件制定新的管理辦法十分必要。二是《試行辦法》與現行水法律、法規的部分內容不一致,亟需要出臺新的管理辦法予以理順。三是《試行辦法》發布實施近20年,一直在“試行”,用新的管理辦法替代《試行辦法》勢在必行。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