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開發國際首創的草甘膦-有機硅循環經濟產業鏈,獲得國家科學技術二等獎,獲授權專利11項、專利優秀獎2項,累計取得10億元以上的經濟效益,同時減少數億噸的廢物排放。
承擔毒死蜱產業化開發等20多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火炬計劃和新產品計劃及省重大科技計劃項目,取得了重大的經濟效益,其中近20項成果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踩著技術創新的印跡,浙江新安化工集團逐步從一個縣辦磷化工企業發展到農藥化工和硅基新材料并舉的省工業行業龍頭骨干企業。
新安化工始終堅持“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指導創新活動。以循環經濟“5R”理念為基礎,圍繞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率、降低副產及“三廢”排放、提升主導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從技術創新和“嚴、細、實”的管理兩條主線構建集團決策運行體系,開展持續的創新活動。圍繞“草甘膦副產氯甲烷的綜合利用”、“有機硅單體副產氯化氫的應用”和“有機硅單體副產物的綜合利用”等重大科技項目的實施,新安化工實現了從單一磷化工到農藥化工和有機硅新材料并重的兩大產業,形成了獨一無二的循環經濟產業鏈,資源利用最大化,主業得到跨越式發展,凝練出可持續發展的技術創新方向。
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保障創新
新安化工將“建立專業化、集約化、能夠形成自主知識產權和技術標準的技術創新體系”作為重點工作任務,以產業化應用為目標,以支撐主業可持續發展為核心,從管理體系架構到研發體系機構進行系統設計與整合。
在研發體系和機構建設方面,以解決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共性技術問題和實現主導產品提質降耗、節能減排目標為導向,兼顧新材料及生物技術領域的發展,布局并建設新安化工研究院、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為主的多層次研發體系。目前,新安化工建成了以集團研究院為核心的四個專業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子公司科研分中心及聯辦科研機構的創新體系。
持續的投入體系支持創新
新安化工一直重視產學研合作,與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俄羅斯國家元素所、美國陶氏公司等近20家國內外知名科研院所、企業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技術合作與交流。“新材料及綠色化工創新團隊”入選浙江省首批重點創新團隊,與浙江大學、武漢大學等在有機硅材料和新能源領域聯辦了4個科研機構,與中科院長春應化所、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此外,新安化工聯合國內16家農藥行業知名的科研院校、企業組建了國家“農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新安化工通過持續較高的科技投入保障研發體系建設和高效運行。每年科技活動經費支出占銷售收入比例均超過5%,2009年科技活動經費支出總額20473萬元,新產品銷售收入占總銷售收入比例接近30%。
知識產權戰略做好創新后盾
新安化工通過制定與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建立并完善知識產權規章制度,積極運用申請戰略、專利實施戰略、建立專利預警和專利培訓機制,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將知識產權工作全面系統地融入公司生產經營全過程,實現知識產權工作全面規范化。
公司累計申請上百項專利,其中90多項發明專利,獲授權58項,其中發明專利47項;申請1項PCT,已在美國、澳大利亞等4個國家獲授權;3項發明專利分別獲得第八、第九和第十一屆國家專利優秀獎,多項發明專利技術獲得杭州市專利技術產業化重大項目資金資助;申請1項植物新品種并獲授權。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