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太原8月19日電 近年來,同煤集團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逐漸探索出一條資源型老企業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路子。2003年2月,同煤集團開工建設了煤炭工業史上規模最大的循環經濟園區――塔山循環經濟園區,2009年6月正式建成,實現了產業鏈的完整閉合。
同煤集團的前身大同礦務局成立于1949年8月,經過60年的發展,企業總資產達到近千億元,擁有員工20萬,員工和家屬70萬,煤炭產銷量連續五年突破億噸?,F已形成一個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跨國經營,以煤炭為主,電力、化工、冶金、機械制造、建筑、建材、旅游等多業并舉的綜合能源大集團。60年來累計生產煤炭18億噸,是全國貢獻煤炭最多的企業,在科技、裝備、管理等方面創造了100多項“行業第一”,一直是煤炭行業的典型代表。
同煤集團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循環經濟理論、規模經濟理論、低碳經濟理論、產業價值鏈理論為支撐,提出“黑色煤炭、綠色開采”、“循環經濟、吃干榨凈”、“高碳產業 低碳技術”等新理念,確立了“大資源觀”,將發展循環經濟確立為企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和最大的發展戰略。同煤集團圍繞裝備、技術和管理創一流,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創一流,環境保護創一流的目標,規劃建設五大循環經濟園區,構建縱橫交錯的網絡化、立體式大循環格局。
塔山循環經濟園區總投資204億元,包括1500萬噸塔山煤礦、1000萬噸同忻煤礦、選煤廠、坑口電廠、資源綜合利用電廠、甲醇廠、煤矸石磚廠、高嶺土加工廠、水泥廠、污水處理廠和鐵路專用線,共“兩礦十廠一條路”13個項目,構建起“煤-電”、“煤-化工”、“煤-建材”完整的產業鏈條,通過多級循環,綜合利用,使園區產值增加了3倍,2009年園區產值達到了87億元。塔山園區不僅實現了“循環”,而且做到了“經濟”,2009年實現利稅26億元,不僅帶動了周邊農村的發展,而且帶動了企業產業延伸和發展方式大轉變。圍繞循環經濟,同煤集團“十一五”期間總投資近600億元,建設7座千萬噸級礦井、4座電廠在內的31個結構調整項目,已經陸續建成投產,實現了由單一煤炭產業向煤炭、電力、化工、冶金、機械制造五大主業的調整。
塔山循環經濟園區是目前我國煤炭產業現已建成的第一個產業鏈條最完整的循環經濟園區。塔山循環經濟園區的建設,從根本上扭轉了煤炭行業有史以來大量消耗、大量廢棄、大量污染的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為資源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探索出一條成功之路。中國科學院院士宋振騏這樣評價道:“塔山園區所走的循環經濟之路可以稱為‘塔山模式’,它代表了中國煤炭工業、能源工業、資源型企業未來發展的方向!”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