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資源豐富,但這不能成為不過資源“緊日子”的理由,只有發展“綠色”的循環經濟,做大做強特色工業,才是正確選擇。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青海要不折不扣地貫徹中央的宏觀調控政策,立足實際,大力培育特色產業、打特色牌、走特色路,在培育特色產業中加快發展,探索出一條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符合青海實際的發展路子。
青海自然資源有特色優勢,也有生態優勢。產業發展要把“特色”和“綠色”緊密結合起來,打好這兩張“牌”。當前,青海農牧業“靠天吃飯”、“靠天養畜”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農牧業可持續發展與增加農牧民收入、保護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解決這一矛盾,就要立足青海自身優勢,在“特色”、“綠色”上做文章。要建設好特色優勢農畜產品產業帶,實施好農牧業擴大規模計劃,加快推動生產要素向特色產業和優勢區域集中。要把發展生態畜牧業與三江源、環青海湖等重大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工程緊密結合起來,加快生態畜牧業發展,促使草原生態保護與畜牧業發展的雙贏,努力在推進高原現代特色農牧業向優質化、規模化和品牌化發展上取得重要進展,使青海成為生產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的重要基地。
青海資源比較豐富,但這不能成為不過資源“緊日子”的理由,只有發展“綠色”的循環經濟,做大做強特色工業,才是正確選擇。而目前,青海資源綜合利用率低,發展方式粗放,破解這一難題,一方面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重點加大柴達木、西寧循環經濟試驗區的規劃和建設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快發展以太陽能、風能為代表的新能源和以硅材料、鋁合金材料、鋰鎂材料等為代表的新材料等新興產業,讓青海工業發展更有特色、更“綠色”。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