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港市港南區圍繞“承接東部產業新突破,推進科學發展新跨越”主題,探索出了一條在金融危機背景下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新思路,在承接東部產業結構調整中,迎來一輪新的發展機遇。
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港南區領導干部認識到青山綠水的生態環境是參與區域競爭的優勢和財富。尤其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新形勢下,港南區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更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始終把生態保護理念貫穿于承接產業轉移的整個過程中,堅持走節約、環保、高效之路。
在承接東部產業轉移過程中,港南區堅決杜絕規模小、利潤低、就業少、污染嚴重的項目。去年,該區否決了投資超3億元年產10萬噸無法解決污染問題的鉛項目,積極引進科技含量高、環保節能、能帶動當地農民致富的大項目。先后引進了投資1億多元主要利用本地的禾稈、碎木頭、植物纖維等原料加工成高燃燒值燃料的生物能源項目;引進投資3000多萬元帶動種竹農民每畝增收1000多元的竹汁飲料和生產竹汁牙膏的竹汁開發項目;引進投資5000萬元采用廢棄的粉煤灰和礦渣生產新型墻材的加氣混凝土建材項目。在環保設施投入方面,港南區還嘗試建立民間投資的多元投資機制,取BOT形式,以按照“污染者付費、開發者保護、受益者負擔”的原則,引進投資超40億元的皮革環保工業城項目,要求客商先投資建好污水處理項目,然后才能上馬皮革加工項目。目前,該皮革環保工業城污染整治項目正在加緊實施,首期已有17家企業入駐。
港南區廣泛開展“進企業、跟項目、破難題”調研活動。該區四家班子領導和相關部門領導分頭深入轄區聯系掛點的45個規模企業和39個重點項目,幫助企業項目分析形勢,理清思路,解決難題。活動開展以來,全區各級領導干部共為企業和項目業主解決各類實際問題和困難100多個,促使四大羽絨項目、兩大紙業項目、史丹利復合肥及一期投資預計28億元的皮革環保工業城等一批重大項目在開展科學發展觀活動中竣工投產或加快發展。去年,港南區新上項目43個,分別比上年增長82%和占新上項目總數的72%。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