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2月19日電(李敏、朱薇)三峽工程175米試驗性蓄水后,長江、嘉陵江、烏江“三江”干流重慶段和重慶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保持穩定。 這是記者19日在重慶市政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為加強三峽庫區水環境保護,重慶市已投入130億元以上。 據重慶市政府新聞發言人文天平介紹,重慶近年來實施“五大工程”,以全面加強庫區水環境保護。一是生活污染治理工程,目前三峽重慶庫區生活污水處理率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已分別達到83%和92%,遠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二是工業污染治理和搬遷工程,對庫區原有的1397家工業企業實施搬遷和結構調整,其中對1008戶企業實施了破產關閉和資產重組;三是全面實施禁止銷售、使用含磷洗滌劑的“禁磷”工程,每年減少進入水體的磷1800噸;四是庫底清理和漂浮物打撈工程,清理打撈和轉運處置漂浮垃圾50余萬噸;五是次級河流水污染和船舶污染整治工程,庫區30馬力以上的運輸船舶均配備了油水分離設備和污油水儲存裝置,600多艘船舶安裝了一體化生化處理裝置。 文天平表示,通過這一系列舉措,三峽重慶庫區水質保持穩定并有所改善。2008年,長江、嘉陵江和烏江重慶段各監測斷面水質均滿足Ⅲ類水質標準,其中滿足Ⅰ、Ⅱ類水質斷面比例占90.5%。國控飲用水源地和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滿足水域功能要求的斷面比例均為100%。 |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