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早晨開始,因主取水口水源受酚類化合物污染,江蘇省鹽城市主城區發生大范圍斷水。經調查,此次污染系該市標新化工有限公司向主水口上游偷排污水所致。
目前,該市已啟用備用水廠供水,市區居民飲用水能夠基本保證,未出現恐慌現象。(據《東方早報》)
說明化工廠設置不當
取水口上游存在著化工廠,終究是一枚定時炸彈,不論監管得多么嚴格,仍然有可能出現“萬一”的特例。從這次自來水污染事件來看,似乎是一個偶然現象,但這和化工廠的設置不當也是存在必然聯系的。
也許,化工廠的搬遷是一個大問題,涉及到配套的原料基地、搬遷經費等,但相對于百姓的生命健康而言,這些因素都是微不足道的。 歐木華
水污染豈能用鼻子發現
據報道,最先發現自來水遭污染的,是鹽城市區的一個用戶,該用戶嗅出水中有異味后迅即向水務公司反映,這才引起了相關各方的警覺。
從常識來看,供水企業應該有嚴格的監測制度和先進的化驗、檢測設備,即便工作人員鼻子、眼睛不好使,專業儀器也能發揮作用。
有關方面不僅要徹查水是怎么被污染的,更要弄清楚被污染的水是怎樣流向終端用戶的。
向各地發出了警示信號
仔細分析鹽城突發水污染事件,恐怕是遲早的事。比如報道中說,惹禍的化工廠平時就把污水排到一條小溝里,這條小溝有個小水壩,2月18日該廠將這個水壩打開,恰逢鹽城19日下了大雨,污水就流進了水源地。
化工廠平時就將污水排放到一條小溝里,就如同一顆“定時炸彈”——即便不會因為下雨導致污水流入水源地,時間久了也會滲進土壤,并逐步向附近的河流擴散。
此事也向全國各地發出了警示信號。筆者期望鹽城水污染事件能夠成為保護水資源的一個“動員令”,警醒各地政府行動起來,加強水資源管理。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