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獲悉,《福建省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通過省直有關部門、9個設區市政府的聯合會審,將呈報省政府批準實施。按照規劃,2010年前,我省(指福建省,下同)將全部取締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排污口。
該《規劃》是我省第一部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可用于今后指導全省進一步加強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工作,保障飲用水安全。總體規劃期為2008年至2020年。近期目標為,2008年至2010年,全部取締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排污口,基本遏制飲用水水源地環境質量下降的趨勢。中期目標為,2011至2015年,不達標飲用水水源地排污總量大幅削減,水源地水質得到一定改善。遠期目標為,2016至2020年,飲用水水源水質明顯改善,穩定達標。
《規劃》還建議,要通過搬遷污染工礦企業,在水源地周圍設隔離防護帶,在保護區沿岸進行植被修復、設置綠化緩沖帶等措施,對一級保護區污染進一步實施清理、整治與加強管理;在二級及準保護區中,建設完善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工程,深度處理企業生產廢水,搬遷嚴重污染企業,整治畜禽養殖污染;同時,實施飲用水源監控與污染事故應急工程等。
我省現有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149個,其中河流型水源地68個、湖庫型水源地61個、地下水水源地15個、復合型水源地(湖庫+河流)5個。全省建制鎮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表水源保護區的劃定工作已完成。截至2008年年底,經省政府批準劃定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共580個。2008年監測數據表明,全省設區城市、縣級市和縣城的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分別為99.1%、95.4%、95.1%,水質進一步改善。然而,城鎮進程的加快、畜禽養殖場整治尚未完全到位、農田施用大量化肥帶來的面源污染等諸多問題,給水源保護工作帶來了更大的困難,部分水源地水質仍然受到威脅。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