臟臭不堪的生活污水流進廠內,經過綜合處理,很快變成涓涓清水,用于廠內的綠化澆灌,未來還將根據實際回用水需求量增設相應的設施及設備,實現出水的資源化,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今年,這樣的情形將在馬駒橋鎮再生水廠實現,屆時每天將有2萬立方米再生水排入鳳港減河,為河道補水,凈化通州水環境。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金橋產業基地東南角的馬駒橋再生水廠一期工程施工現場。目前工程主體已完成,設備安裝已到位。
現場,工程車輛出出進進,正在進行廠內的路面硬化、綠化,一派火熱的施工場景。據悉,自去年6月該項目開工以來,施工部門就全力推進,24小時加緊趕工,力爭早日投入使用。
“馬駒橋再生水廠先期處理規模為2萬噸每天,后期規模為4萬噸每天,遠期規模10萬噸每天。”據該工程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水廠規劃總流域面積約18萬平方公里,規劃污水處理規模10.3萬噸/日,規劃服務區域為整個馬駒橋中心區及中關村科技園區、金橋科技產業基地。
據了解,馬駒橋再生水廠按照不同的功能分區,將整個廠區分為生活及輔助生產區(管理區)、污水處理區和污泥處理區(生產區)。項目建成后,處理后的污水將達到四類地表水標準,最終排入鳳港減河,凈化河道環境,還可在廠區用于發電、供暖、制冷。
這一舉措,既節省了整個通州區有限的水資源,又能用處理后的中水產生經濟效益。遠期還將根據實際回用水需求量增設相應的設施及設備,實現出水的資源化,可以產生更顯著的經濟效益。
《通州區進一步加快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顯示,通州將新建8座再生水廠,用3年的時間,解決全區312個村莊的污水收集處理問題,實現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按照計劃,除馬駒橋再生水廠,今年通州還將完成永樂店第二再生水廠、潞城鎮甘棠再生水廠、漷縣鎮覓子店再生水廠、西集鎮中心區再生水廠等4座再生水廠建設。新建鄉鎮再生水廠配套污水管網114公里,新建再生水管線34公里。到2018年,155平方公里城區范圍內污水處理率達到98%,鄉鎮污水處理率達到85%。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