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爆發多次環境污染事故,并遭到蘭州市政府公開斥責后,中石油蘭州石化分公司(下稱蘭州石化)承諾花費超過1億元,完成蘭州石化地下水和土壤污染修復項目。
另據財新記者了解,在蘭州石化短期內無法搬遷、蘭州市自來水安全頻出問題的情況下,蘭州市政府已啟動劉家峽調水方案的前期申報工作,在經過政府審批手續后,將報發改部門批準。
“應該差不多了,沒問題的話,調水方案應該能實現。”甘肅省水文水資源局水資源處副處長、高級工程師王啟優對財新記者表示。
1億賠償方案
蘭州石化曾多次爆發環境污染事故。
2014年4月,蘭州發生“4·11”自來水苯超標事件,導致全城飲水在數天時間內出現危機,造成全國性影響。此次自來水事件后來直接導致蘭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被“一票否決”。最終,蘭州市副市長嚴志堅被行政警告,蘭州市建設局局長馮樂貴被行政撤職。
蘭州市政府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蘭州石化歷史積存的地下含油污水經縫隙滲入自流溝,對自來水造成污染,致使局部自來水苯超標。蘭州市政府責成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應吸取蘭州石化公司多次泄露造成環境污染形成事故的教訓,督促蘭州石化按照專家提出的治理方案盡快徹底切斷污染源,消除安全隱患,并承擔相關費用。
2015年1月9日,蘭州市政府再次公開斥責中石油的環境污染問題。蘭州市環保局主動召集媒體,發出名為《中石油蘭州石化公司屢次排污,社會責任何在》的文章。該局官員也高調接受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媒體的采訪。
此次蘭州市政府嚴斥蘭州石化,直接導火索是后者半年之內的環境污染惡行。半年內,蘭州石化連續發生五起環境污染事故。
最新消息是,蘭州市環保局正在公示蘭州石化地下水和土壤污染修復項目,項目環評報告書顯示,項目修復對象為環形阻隔區內的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復總面積約4.95萬平方米,總投資1.09億元。本次修復的主要目標是修復場地的地下水和土壤中污染物將滿足國家相關標準,確保今后自流溝運行安全、不再發生自來水污染。
3月22日,公示到達截止時間,如果環評公示順利通過,項目將于3月底開工,主體工程部分可在2015年完成,項目自開工到收效需2年時間,項目所有資金將都由中石油承擔。
另有消息稱,蘭州市發改委稱當地政府有意爭取將蘭州石化搬遷納入國家規劃。
劉家峽調水提上日程
蘭州石化與蘭州市水源地緊緊相依,導致環境污染事件影響惡劣。早在2011年,蘭州市政府提出“出城入園”,引導工業企業遷往蘭州以北38.5公里處的蘭州新區,但由于動遷成本太高、產業鏈龐大,導致搬遷遙遙無期。
蘭州石化總資產超過300億元,搬遷費用預估高達600億元。“地方政府出不起,中石油也出不起,需要上報國家,全國此類動遷有20例左右,成本太高,國家不會輕易給錢。” 西北師范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教授白永平對財新記者表示。
無法搬走污染企業,只好另謀水源地。
早在2008年,蘭州市就做出從劉家峽水庫調水的計劃。按照《蘭州市城市戰略用水方案規劃》,初步選定的取水位置在永靖縣黃河上游段約4公里的紅柳溝,并計劃在取水口的黃河北岸建設凈水廠一座,處理后的凈水通過管道或隧道輸送至蘭州西固區最西段,進入城市管網或分配進入城區戰略水池。
“劉家峽水質非常好,是近一類標準的二類水質,可以直接飲用,而且上游幾乎無污染,劉家峽水庫水面高于黃河蘭州段水面200米左右,通過采用全封閉管道,自流引水至蘭州城區,無須水泵提升。”白永平表示。
根據《蘭州市城市戰略用水方案規劃》,調水項目總投資約為23.66億元。“地方財政只能籌措7.66億元。還是要靠中央財政支持。”白永平分析說。
在蘭州自來水安全頻出問題的情況下,久被擱置的劉家峽調水計劃再次提上日程。“最近一直在忙前期調研工作,方案已經基本完成了,在走程序,發改委應該會批,調水項目就可以動工了,4月應該就有結果。”王啟優透露說。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