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業界關注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水十條”取得進展,近期將正式上報國務院,預計年底前出臺,污水處理及飲水安全被確定為重點,2萬億元治水盛宴即將正式開啟。
環保部知情人士透露,水十條的編制不僅是產業界的關注焦點,也是今年環保部的最重要工作之一,得到國家層面的高度關注,近日國家層面就曾召開會議,聽取各部門意見。目前水十條整體框架方向已基本確定,近期將正式上報國務院,但最終定稿需經國務院審議再作進一步修訂后才能形成,具體出臺時間尚無定論。“今年底前出臺”是國務院在水十條出臺時間上做出的要求,從目前編制及送審情況來看,年內完成沒有問題。
具體內容方面,水十條編制工作自2013年啟動以來已形成多個版本,側重點也做過相應調整。從目前的最新版本來看,“抓兩頭”即污水處理和飲水安全仍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劣五類水及更差水體如黑臭污水的治理是水十條的重點方向。確保飲水安全主要針對飲用水水源地等水質較好水體,確保水質不下降、不退化。最新版本中再次把污染防治放在首位,早前版本中的“節水優先”部分列于污染防治之后,工業廢水污染、農業面源污染、生活污水污染等污染防治內容仍是水十條的優先內容。
污染治理作為水十條的首要內容,將在具體標準和實用技術兩方面對產業界形成影響。
具體標準方面,分步驟、分區域落實提標改造是水十條的整體思路,作為水十條配套措施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正在修訂中,整體將在現行的2002年版本基礎上進行提高,預計將于明年出臺。上述環保部人士透露,為配合水十條的全面推進,相關部門預計將開設研究課題,或將針對三河三湖等重點流域制定排污特別限值。
實用技術方面,據參與水十條的專家介紹,高性能膜技術預計仍將是提標改造的重點推介技術。膜法處理工藝具有占地小、水質高等特點,適用于現行污水廠的改造。水處理膜技術也一直是中國科技發展的重點之一,《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等政策中均將膜技術作為重點開發領域。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