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25 11:11:47
鄉鎮污水處理服務模式需要如何設計?環保企業在環境服務方面有何嘗試,哪些問題亟待解決?桑德國際小城鎮事業部技術總監王俊安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鄉鎮在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和運營模式上有著自身特點,因此應該因地制宜,制定切實可行的排放標準,完善管網建設,避免鄉鎮污水處理廠“曬太陽”。
缺乏政策措施和資金支持,地方政府運營能力和履約能力需提高
鄉鎮污水處理市場空間大,但問題也很多,國內眾多水務企業遲遲不敢放開手腳。據王俊安介紹,目前我國鄉鎮污水處理領域普遍存在著缺乏政策措施和資金支持等問題,加之環保設施規劃不完備,缺少適宜的技術,廠站施工建設質量較差。“企業還要注意地方政府履行合同的能力。希望國家能在政策層面從運營監管和履約能力等方面對鄉鎮污水處理廠的建設予以支持。”
近年來,針對鄉鎮污水處理模式,桑德國際展開積極探索,采用SMART技術和模式在湖南省長沙縣依托項目進行試點,投資兩億多元對16個鄉鎮污水處理廠和配套網管打包建設。通過污水處理集約化管理、區域聯治節約運營成本。項目已經全面投入運營。這一模式也在江蘇等地得以推廣。
排放標準應因地制宜,污水處理過程可以考慮不對總氮、總磷進行去除
鄉鎮污水處理的排放標準應在怎樣的水平,一直是業內討論的重點問題之一。對此,王俊安表示,鄉鎮相對于城市來說整體環境、自然修復能力較強,所以建議不要對鄉鎮標準一刀切,而應因地制宜,制定適合鄉鎮地區的污水排放標準。“氮、磷是良好的化肥成分,可以就地利用。如果標準包括總氮、總磷等排放指標,將導致污水處理費用過高,所以污水處理過程可以考慮不對總氮、總磷進行去除。
此外,王俊安建議,鄉鎮污水處理廠應該廠網并舉。如果污水處理廠建成,而管網鋪設不能完成,將導致廠區的維護成本巨大,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因此,政府和企業應該對污水處理廠的管網建設充分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