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64ku0"></samp>
  • <samp id="64ku0"><tbody id="64ku0"></tbody></samp>
  • 當前位置:首頁 >> 水業 >>內容詳細

    滇池治污之困:治理20年投入逾600億難復往昔容顏

    2014-05-20 10:11:21  

      從1988年開始,無論風吹日曬,每天早上7點,昆明西山區福海街道辦事處新河社區巾幗打撈隊的隊員都會劃著船進入滇池草海,打撈垃圾和水藻。所有隊員均為新河村村民,每天打撈的垃圾和水藻可達30余噸。

      在中國環保史上,曾經的高原明珠滇池宛如一個深刻的寓言。

      為了追求片面的發展速度和經濟效益,滇池淪為環境污染的全國典型,水質一度達到劣V類,隨后各級政府付出20年時間,持續投入600億元,仍未獲得根本性改變。

      這說明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如果不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忽視科學發展,違背可持續發展內在規律,必將付出沉重的代價,進而最終影響著經濟社會發展的速度和質量,畢竟很多污染是不可逆的。

      更值得關注的是,滇池長達20年的治污史充滿了觀念的博弈,利益的角逐,背后是中國環保管理、法治、執法從弱到強的嬗變,背后是一個大國發展舞步從匆忙正在變得優雅。

      滇池治污仍在攻艱。唯愿滇池悲劇不再重演。

      2014年4月14日,昆明呈貢新區昆明會堂211會議室,“美麗春城·幸福昆明”座談會在此舉行。座談期間,關于滇池治污的效果,來自昆明市滇池管理局一份材料坦陳:“1988年以后,草海水質總體變差,水質為劣Ⅴ類,外海水質在Ⅴ類和劣Ⅴ類之間波動。”

      草海是指滇池的重要組成部分,位于滇池的北部,外海是指滇池的主水體。按國際標準,水體污染的等級分為六類,最糟糕的就是劣Ⅴ類,比它稍好是Ⅴ類,“而到了劣Ⅴ類,”此間一位環保專家說,“意思就是水質已經壞到極限了,沒有比它更壞的了。”

      滇池污染歷經20年治理,截至當前總投入超過600億元,滇池治理效果卻令人揪心,其中究竟值得探尋。

      工業污水與“龍多不治水”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滇池,是云貴高原上的一顆明珠,“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這曾是滇池原本的模樣,這也是云南人記憶中的滇池。但如今,身在滇池邊,所能看到的,則只剩下被污染過的湖水。

      自1993年起治理滇池,至今已投入近600億元,滇池治理仍未取得實質性進展,2013年,昆明市政府計劃投入141億元,2012年第三季度,滇池草海綜合營養狀態指數為70.6,營養狀態為重度富營養,被定為重度污染。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滇池水質一直維持在劣V類。

      著名環境保護專家、云南省環境科學研究所(現為云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原所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郭慧光告訴記者,“1986年以前,滇池水質為三類水,按國家標準可作為飲用水水源,1987年到1988年昆明工業得到迅猛發展,大量工業污水也開始直排滇池,1988年藍藻爆發,滇池水質全面惡化,水體發綠,1994年后成為五類水,僅可作為農業用水,1998年至 2000 年,連續三年是劣五類水,幾乎失去了作為水的各種功能,成為一池廢水,而1999年、2000年的藍藻、水葫蘆大規模爆發,被生態學家診斷為‘患上了生態癌’。”

      據環保部門調查,滇池水體中的總磷、總氮、化學需氧量及有害物質等重要污染物的超標率,低的為50%,高的達80倍之多。而草海(滇池的內湖)中的致癌、致突變、致畸形的物質高達60種。

      但事實上,云南省是西南地區污水治理的先行者。“1990年底昆明市第一污水處理廠建成,這不僅意味著昆明市首次有了污水處理廠,而且對于西南地區來說,昆明也是開了先河。盡管投產時的處理規模較小,日處理能力僅5.5萬噸,但總算開始有部分生產、生活廢水不再直排滇池。”郭慧光說。

      1993年4月14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在海埂召開治理滇池污染現場辦公會,內容之一就是本著蓄清排污及利用的原則,實施滇池防洪保護及污水資源化利用工程,通過建設西園隧道,排放滇池草海水體,消減污染物。本著蓄清排污及利用的原則,昆明實施了滇池防洪保護及污水資源化利用工程。旨在通過建設西園隧道,排放滇池草海水體,消減污染物。于1994年動工建設的西園隧道,歷時兩年建設完工并通水,1997年正式投入運行。

      但這一工程并未解決根本問題。“把滇池的污水引流出去,禍害其他流域的水源,就是‘東周欲為稻,西周不下水,東周患之’。”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環保專家說。

      2006年,云南省政府曾責成省發改委、省環保局、省經委等多個部門對滇池水污染進行全面調查,成立了8個調研組,歷時4個月,最終形成15萬余字的研究報告和多個相關技術報告。調查中發現的基本上都是壞消息:調研組第一次摸清入滇池主要水系為12個,主要入湖河流29條全部被污染,監測的19條入湖河流,90%以上水質均為劣V類。

      調查組的研究人員此次發現,入湖的河水基本上是有水皆污,入湖的污染物比較大規模治理前有增無減。昆明市雖建成6座污水處理廠,但是由于城市管網的缺陷,處理的污水其實不到50%;與此同時,由于多頭管理和部門利益,供水、排水、集水、治污等部門各自為政,“龍多不治水”,大量生活污水入湖,雨季時期的城市泄洪也造成混流,都匯入滇池。

      折騰“水葫蘆”

      2011年,為了治理滇池污染而種植的1萬多畝水葫蘆成為滇池新的污染源,為此,滇池方面不得不花費巨資清理這些水葫蘆,在昆明人2011年前的記憶中,水葫蘆是人人得而誅之、污染滇池的“魔鬼”,必欲除之而后快。上個世紀末,昆明市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好不容易才將水葫蘆從滇池草海,以及所有入湖河道口和內河、池塘等打撈清除干凈。

      據媒體報道,2009年,昆明便和江蘇省農科院合作,在滇池白山灣實施了“滇池水葫蘆富集氮磷及資源化利用研究與示范”項目,系統研究了水葫蘆機械化采收、減容、粉碎、脫水、有機肥生產、沼氣發酵,分析評估了“水葫蘆控制性種養機械化采收工廠化處理資源化利用”各環節技術參數及社會生態效益。

      2011年7月12日,“滇池水葫蘆規模化圈養及資源化利用工程”正式啟動。據說,江蘇省農科院有著在太湖用水葫蘆治理污染的經歷。因此,和太湖一樣存在污染的滇池,被同樣施以“水葫蘆療法”。

      來自昆明市滇池管理局的資料顯示:“2011年市委、市政府決定在滇池流域開展26平方公里(39000畝)水葫蘆控制性種養。其中,外海16平方公里(24000畝)、草海6平方公里(9000畝),流域內其他水域4平方公里(6000畝)。”

      官方發布的數據稱,種植水葫蘆后,水質有所改善,但多數到過滇池的人依然能感受到,改善并不明顯,水體還是呈現墨綠色,2012年1月-11月,滇池總體水質綜合營養狀態指數為69.7,仍然為重度富營養。

      “水葫蘆去氮、磷能力很強,有一定的抗污染能力,這些都是水葫蘆的優點。不是云南的環保專家不懂水葫蘆的利用,而是這樣做有若干大問題,其中一個是巨大的經濟成本,比如要對含水量高達98%,乃至99%的水葫蘆迅速脫水,費用極其高昂。”郭慧光說,“當時每噸水葫蘆的處置成本要花費8萬元,9噸花了72萬元,如果還按照處置每噸水葫蘆8萬元計算,僅處置2011年產生的50萬噸水葫蘆的費用就高達400億元。”

      城市擴張下滇池的壓力

      滇池位于城區下游,每年不得不“吞咽”污水2億多噸,成為昆明市300多萬居民的“潲水桶”;其次,入湖河流流程短、地下滲漏率高,滇池的干凈水源竟然主要靠雨水,之外的補給水源就是城市生活污水。

      隨著昆明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昆明用水人口、耗水量,也成倍地增長。統計數據顯示,2000年進入滇池的污水總量為2.4億立方米,其中城鎮生活污水就占到1.8億立方米,占總污水排放量的75%。到2005年時,全流域共排放污水2.61立方米,其中城鎮生活污水2.27億立方米,占到86.97%。

      況且并非所有的污水都能得到有效處理,2012年,昆明市完成主城8個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擴建和新建,污水日處理規模達110.5萬立方米。照此推算,即使滿負荷運轉,昆明每年的污水處理規模約為4億噸左右,而根據《昆明市2011統計年鑒》顯示,根據《昆明市2011統計年鑒》顯示,昆明人均用水量已從2006年的0.26788噸/日減少至2010年的0.1493噸/日,而昆明污水排放總量從2006年的23283.7萬噸上升至2010年的36623萬噸。也即是說,5年污水排放總量增加了57%。

      據昆明當地報紙報道,2009年,昆明僅主城區每天就有43萬噸污水未經任何處理直接排入滇池。各郊縣區基本還未建成污水處理設施,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小企業生產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滇池流域、牛欄江流域和柴石灘流域,給生態環境帶來巨大壓力,

      “到2015年,滇池流域水污染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滇池湖體水生態系統得到明顯改善、富營養化得到有效治理,草海湖體水質基本達到V類,外海湖體水質基本達到IV類;主要入湖河流水質明顯改善,基本消除劣V類。”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副局長王麗華說,“預計2013年至2015年完成100個滇池治理項目投資341億元。”

      滇池污染治理每年還需耗費昆明數額巨大的資金,滇池已經成為昆明發展的一個負擔。根據滇池治理 “十二五”規劃,“十二五”期間規劃項目的實施需投入420.14億元。也就是說,截至“十二五”末,滇池治理所投入的資金總量或將達到639.53億元。

      “然而,2011年,昆明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17.69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完成441.57億元。從滇池污染治理的資金使用情況看,每年昆明市對滇池的投入占到其財政支出的30%左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當地官員告訴記者,昆明市政府每年對滇池污染治理的投入用了當年財政支出的近1/3。

      2012年6月份,昆明市提出了“對滇池流域2920平方公里范圍內的五華、盤龍、官渡、西山、呈貢、晉寧6個縣區的酒店、旅社入住者,按每人每天10元的標準,開征滇池生態資源補償費”。但是,9月26日,云南省人大法制委在修訂《云南省滇池保護條例(草案)》二審時,廢除了“滇池生態補償費”的規定,擬征“資源補償費”并進入審議階段。

      同樣在4月14日媒體座談會上,一份來自昆明市環保局的資料說,滇池水質治理的目標是,“到2015年…草海湖體水質基本達到Ⅴ類,外海湖體水質基本達到Ⅳ類,主要入湖河流水質明顯改善,基本消除劣Ⅴ類。”

    會員驗證

    提交關閉

    国产精品白丝jkav网站| 国产精品福利午夜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视频99精品视频150| 国产精品成人小电影在线观看| 日韩插啊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爆乳奶水无码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 久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AV|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应用| 国产精品 猎奇 另类视频| 免费精品视频在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鸦窝|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国语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五月天强力打造| heyzo高无码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 亚洲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亚洲AV日韩AV| 日韩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热久久这里是精品6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色蜜蜜麻豆|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9蜜桃| 久久91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 正在播放酒店精品少妇约| 田中瞳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国产三级久久久精品麻豆三级|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 国内精品51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 9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