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是云浮的支柱產業之一,但過去石材的興旺卻給當地帶來了廢料處理的難題,而現在石材廢料不再是被四處堆放的垃圾,成了各方搶購的熱手貨:新型材料生產商把它們加工后搖身一變就成為“大理石”;水泥企業則將它們當成是廉價原料的不二選擇。
如果不是記者近日親眼所見,很難相信這是在廣東西部山區縣――云安所看到的場景。事實上,這僅是云安近年來大力推行循環經濟的一個縮影。自2006年被確定為全省首個循環經濟試點縣后,云安循環經濟得到快速推進,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水泥、油母頁巖、電產業循環鏈,硫化工產業循環鏈,石材產業循環鏈,農村生產生活循環鏈,城市生產生活循環鏈”等5條循環經濟鏈條。
借助循環經濟,云安開始打破“資源詛咒”,實現由“資源依賴型”向“資源效益型”過渡,并朝著“資源生態型”的工業體系目標進發。2011年,云安節能減排取得明顯成效,單位GDP能耗下降10.97%,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22.8%,被科技部批準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
發展循環經濟
云安縣位于廣東西部,以礦產資源豐富而著稱,依托資源稟賦全縣形成了水泥、硫化工和石材三大支柱產業。但資源型產業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但另一方面也帶來了環境的污染。多年來,云安縣單位GDP能耗數值一直數倍于省平均值,節能減排壓力巨大。
同時,從世界范圍來看,越是自然資源豐富的地區,其發展速度越慢。這就是經濟學上的“資源詛咒”現象。如何走出這一發展怪圈?最終,云安選擇了走循環經濟之路。
2006年,云安被授予廣東省首個循環經濟試點縣,位于云安縣內的云浮循環經濟工業園被認定為廣東省首批循環經濟工業園。自此,云安循環經濟發展獲得前所未有的契機和動力。
隨后,云安制定了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一系列規劃與方案,并以建設云浮循環經濟工業園為重要抓手。該園區于2009年開始規劃,目前仍在建設當中,已進入循環經濟工業園的企業已達49家,共65個項目,總投資達170多億元。2011年園區總產值達95.6億元,同比增長26.1%,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主推力。
據云浮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負責人介紹,通過循環經濟工業園的建設,云浮市積極引導水泥、硫化工等傳統產業技改創新,不斷延伸產業鏈,使傳統產業升級為具有明顯特色的循環經濟工業園產業。
通過對入園企業實施嚴格的準入制度,云浮循環經濟工業園推動了三個層次的循環:一是促進企業技改創新,實現企業層面的“小循環”。二是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產業內部的“中循環”。三是促進現代產業體系建立,實現產業之間的“大循環”。
延伸產業鏈
林桂澤是云浮市百里通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他現在每天既要管生產,還要負責給從意大利引進的先進設備“找食”。這些設備的廉價“食物”隨處可見,就是隨處堆放的石材加工后的邊角料和廢料。
林桂澤告訴記者,這些機器是當前世界上最為先進的設備,它們把石材廢料“吃”進去以后,再輔助些其他材料和添加劑,經過一系列工序,最后可變成漂亮的人造大理石。
素有“石材之鄉”美稱的云浮,其石材加工總產量占全國總量的33%,是世界石材加工和貿易集散地。但在石材加工過程中,伴隨產生大量的廢棄物,如鋸切、打磨、拋光等流程中產生的邊角料、石粉污泥等,這些廢棄物被堆放或填埋,有的甚至被隨意處理,占用和毀壞了大量土地,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但在新型石材加工商眼里,這些廢物垃圾卻是寶貝。據林桂澤透露,現在1噸石材邊角料收購價為400元,經過加工后可生產出2厘米厚10平方米的石板,其市場售價為2000多元。該公司利用邊角料生產新型人造大理石,每年利用碎料、廢料、廢渣多達10.5萬噸。
“通過發展新型材料制造業,延伸石材產業鏈條,可以變廢為寶,把過去不用的石材廢料轉變為新型材料的原料,實現了資源的再次利用,從而推動了石材這一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云安縣經濟貿易局副局長潘國強說。目前,云安新型石材產業每年可利用石材碎料、廢料17萬噸,產能已達1000萬平方米。
產業大循環
事實上,盯上石材廢料的不僅僅是新型石材企業,水泥企業也加入到了搶購行列。
中材亨達水泥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央企中材股份旗下的一家控股子公司。中材亨達因地制宜,利用水泥生產線協同處理云浮地區工業生產產生的粉煤灰、脫硫石膏、硫鐵礦尾渣、采礦廢石渣等多種固體廢棄物,年處理量達到100萬噸。
“石材加工過程中,會產生細小的邊角料,邊角料在石材產品中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但它的成分符合水泥生產的原料要求。”中材亨達生產部部長劉華峰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已消化38萬噸石材廢料,既為當地緩解了環保壓力,又為公司節約2400多萬元的成本。
從石材到水泥,僅是云安循環經濟網中的一條線而已。通過加入循環經濟網路,云安三大產業之間都相互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如硫化工產業的硫酸燒渣由球團礦企業加工升值,利用鈦白粉生產水處理的副產品――硫酸鈣作為水泥生產的輔助材料,今后電解錳的廢渣也可用作水泥鋪料和加工環保建筑磚。
目前,園區內三大產業節能減排蔚然成風,都實現了廢汽發電、廢渣增值、廢水循環。通過開展循環經濟,云安縣資源綜合利用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去年3月被科技部批準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