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訊 “十一五”以來,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轉變發展方式、應對風險挑戰的關鍵舉措,使得實驗區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據統計,當地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十五”末的39%攀升到2009年的45%。
據了解,“十一五”期間,實驗區資助了近1億元的資金,先后實施各類科技計劃項目386項,攻克了一批新能源、新材料、鹽湖化工等特色產業發展的重大技術難題,在油氣勘探開發和加工,鹽湖提鉀、鋰、鎂、硼,有色金屬采選及廢礦利用等方面共取得136項科技成果,其中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省級科技進步獎13項。天峻“可燃冰”已列入國家地勘十大科技成果,青海鋰業吸附法提鋰技術、鹽湖集團百萬噸鉀肥加工系統、鹽湖鎂資源氨法制取高純鎂砂產業化技術等科技成果達到國際或國內先進水平。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