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64ku0"></samp>
  • <samp id="64ku0"><tbody id="64ku0"></tbody></samp>
  • 當前位置:首頁 >> 土壤 >>內容詳細

    生態工業園是循環經濟的“孵化器”

    2009-08-10 11:12:49  
        近年來,關于發展循環經濟,已經成為眾多人士的共識。本著節約資源,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循環經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筆者本文的意圖在于通過鄭州市上街區的生態工業園建設,探討生態工業園與發展循環經濟的關系。一個事實是,大家都知道循環經濟如何好,但是到具體如何發展上,還會遇到許多具體問題。據《鄭州日報》報道,《鄭州市上街區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建設規劃》在北京通過了專家組的論證。根據規劃,到2020年,鄭州上街區將建成河南省首個國家級生態工業示范園區。

      這個消息說明,建設生態工業園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好路子。上街區位于鄭州市西部,擁有國家唯一的輕金屬研究機構:中國鋁業研發中心,和世界最大的氧化鋁試驗廠和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國家大型電解鋁工業試驗基地,上街區為更快更好地實現可持續發展,通過技術革新和替代、資源和能源的梯級利用及資源的再循環等,提高資源能源效率,減少污染物排放總量,力爭到2020年上街區建成中原地區審改工業和循環經濟示范城區,實現跨越式發展。如今的這個世界,能源的消耗越來越大。而發展循環經濟,是迫在眉睫的。“循環經濟”的概念最初由美國經濟學家鮑爾丁在1962年受宇宙飛船的啟發提出的。鮑爾丁曾經作過一個比喻,說地球好比是宇宙中一個孤立無援的系統,與太空中的飛船一樣。兩者的共同特征都是不斷消耗其內部的有限資源,一旦資源殆盡,就會毀滅。為了生存,飛船必須不斷重復利用自身有限的資源,才能延長運轉壽命。

      利用生態園區,構建生態園區來發展循環經濟,是有很多優勢的。因為,循環經濟的要求很高。它按照生態規律運行、實行資源循環利用和清潔生產的經濟形態。它不僅要求經濟活動遵循一般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和社會規律,而且要求遵循生態規律,把經濟活動納入生態系統的運行軌道,力求在經濟系統和生態系統之間建立一種協調、和諧的關系。循環經濟的提出,是人類對難以為繼的傳統發展模式反思后的創新,是對人與自然界關系在認識上不斷演進的結果。20世紀70 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給世界經濟帶來了巨大沖擊,加之全球人口的急劇增加,傳統的發展模式已經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這些嚴酷的現實,迫使人類對自己與自然的關系進行深刻的反思,形成了可持續發展這一全新的發展觀。1972年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會議和1992年聯合國環發大會,是這一新發展觀形成的兩個重要里程碑?!董h境和發展里約宣言》和《21世紀議程》等文獻的簽署,標志著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共同認識。循環經濟的概念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

      循環經濟的生態園區建設,需要結合自身實際的前提下,多向國外學習,多向已經發展成熟的園區學習。如何做好節能減排這篇文章,是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還是未雨綢繆提前把關?上街區的生態園區一手嚴把項目入駐環保關,一手調整工業結構降低能耗指標,闖出了一條無污染少耗能的綠色發展之路。近年來,關于生態工業的基本理論與方法的研究與建設的實踐正在工業化國家蓬勃展開。我國也應盡快組織力量開展生態上工業園的研究。我國的物資回改工作已有多年的歷史,一些工業廢棄物的資源化研究與技術也取得了一些進展,這些是開展我國生態工業研究與實踐的良好基礎。我們應在學習國外生態工業園理論與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實際,在生態城市和科技工業園建設等方面,把生態工業園的建設納入規劃之中。這樣,就有可能跨越發達國家在解決環境與發展的過程中走過的漫長道路,真正走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環境與發展相協調的道路。

      工業化是中國走向現代化與可持續發展的不可逾越的階段。在工業化進程中實現產業結構的協調與高度化,推動經濟、社會、文化的進步,同時高效利用資源與保護環境,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中國正處在工業化中期,工業產值與就業比重仍在國民經濟中有較重要的貢獻,但目前存在著由于粗放經營造成的資源低效率使用及由丁高污染排放造成的環境破壞等問題?,F在興起的生態工業園的理論與實踐給中國的上述難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生態工業園區正成為許多發達國家工業園區改造的方向,也將是我國的第三代工業園發展的主要方向。通過建立生態工業園,實現工業的零污染或少污染,實現物質與能量利用的最優化,信息的高效傳遞與價值的增值,提高生態效率,建立循環社會,是解決中國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問題的主要途徑之一。

      循環經濟的運行應遵循以下原則:以資源投入最小化為目標的減量化原則。減量化原則針對的是輸入端,在生產中,生產者可以通過減少每個產品的原料使用量、通過重新設計制造工藝來節約資源和減少排放。以廢棄物利用最大化為目標的再循環原則。該原則屬于過程性方法,針對產業鏈的中間環節,對制造商和生產者而言,應采取產業群體間的精密分工和高效協作,加大“產品→廢棄物”的轉化周期,實現資源使用效率最大化;對消費而言,應采取過程延續方法,最大可能地增加產品使用方式和次數,有效延長產品和服務的時間。以污染排放最小化為目標的資源化原則。資源化原則是輸出端方法,能把廢棄物再次變成資源以減少最終處理量,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廢品的回收和綜合利用。與資源化過程相適應,消費者應增強購買再生產品的意識,促進整個循環經濟的實現。

      生態工業園是循環經濟實現的有效形式。循環經濟關注的焦點是生產、生活過程的廢棄物排放問題。所以,發展循環經濟需要構建三大循環體系和三種實現形式。構建企業內生產物流循環體系是循環經濟在微觀層次上的體現。以前企業把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棄物排放,視為順理成章的事,不需要承擔任何社會責任。企業內部的循環經濟模式。美國著名的杜邦化學公司早在20世紀80年代末就把企業作為試驗循環經濟的實驗室,把循環經濟的三大原則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運用于化學工業生產過程之中,通過放棄使用對環境有害的化學物質和原料,采用高產率、低副產品、低廢物排放的技術,以及回收利用副產品和廢棄物的新工藝,僅5年時間就使廢棄物的排放量減少70%。杜邦公司副總裁特博說,盡管“零排放”對企業來說是困難的,但那是有社會責任感企業的目標。構建企業之間的物質代謝和共生關系,形成具有產業生態鏈的循環體系是循環經濟在中觀層次上的體現。單個企業的清潔生產和企業內循環有一定的局限性,不是受技術工藝的限制,就是企業內循環成本較高。因此,需要通過建立生態工業區的方式,來實現企業之間的物質流和能量流的循環。把工業廢棄物和副產品的排放降低到最小程度。

      按照工業生態學的原理,通過企業間的物質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產業間的代謝和共生耦合關系,使一家工廠的廢氣、廢水、廢渣、廢熱或副產品成為另一家工廠的原料和能源,建立工業生態園區。生態工業園是循環經濟的重要形式,通過廢棄物交換將企業聯系起來。加拿大、美國等國的實踐表明,廢棄的石油產品和有機物的綜合利用,可以形成生態產業鏈,進而形成生態工業園(基地)。構建社會廢棄物回收利用網絡的循環體系是循環經濟在宏觀層次上的體現。企業把生產出的產品投放市場,進入消費領域后,由于產品存在著消費生命周期,如電視、電冰箱、空調等家用電器的消費生命周期為8到10年,計算機為3-5 年等,這就意味著目前大批量生產的產品幾年之后就會成為新的廢棄物,處理不當就會成為新的污染源。尤其是那些一次性用品,如包裝盒、飲料罐、食品袋、電池等,用畢即丟,每時每刻都在污染環境。

      可以看出,企業內部的循環經濟模式較好解決了循環經濟在微觀層次上的實現;而社會循環體系的實現需要解決宏觀的、整體的、諸多方面的問題,需要中央政府從全國的實際、各地的差異來全面考慮,所以實現的模式和完成的過程較復雜,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而在一定的區域內、根據該區域所擁有的資源或原已形成的支柱產業通過建立工業生態園(基地)的形式實現地區經濟的循環,無論在實現的時間上、實現的可能性上,還是在實現的效果上都是較好的。生態工業園 (基地)是循環經濟實現的有效形式。

      當今社會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國追求的發展模式。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人們普遍關注和正在開展探索的熱點問題。人們認識到,單純依靠污染的末端控制來處理工業發展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已經不能滿足人類社會發展的擊源程序,必須尋求新的模式。生態工業園是人們在這一領域多年探索的產物,是工業生態學的個重要研究領域。通過生態工業園的建設,可使區域內同企業間,企業、居民與自然生態系統之間的物質、能源的輸入與輸出優化,從而達到物質與能源的高效利用;廢物產生量最小化;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區域綜合體。隨著生態工業園理論與方法研究的不斷深入,它將成為全面協調人類活動與山然生態環境關系的重要模式,并將對可持續發展的理論與實踐產生深遠的影響。其實,類似上街區的生態工業園,在國內已經有不少的實踐。國內已有一些地方按循環經濟的理念來設計生態工業園,其中的一些已投入運營。有無符合設計要求的企業入園,法制框架是否實事求是,企業能否獲得經濟效益,是生態工業園能否成功的關鍵。

      我國第一部循環經濟領域的地方法規《貴陽市建設循環經濟生態城市條例》已被貴陽市人大常委會正式頒布,并于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這一條例的頒布和施行,有利于規范政府、企業、公眾等在推進循環經濟中的行為,為貴陽市循環經濟生態城市的建設提供法制保障。貴陽市循環經濟法規的出臺,說明這一世界發達國家普遍采取的新模式,開始在我國推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已于2008年8月29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將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我們相信,有國家法律和地方法規的保障和促進,有設計科學合理的生態工業示范基地規劃,有在全國擁有的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在政府、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構建多資源共生耦合產業鏈網,成為國內外產業生態化的新典范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會員驗證

    提交關閉

    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99|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曰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小说|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直播| 88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99久久免费看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 国产亚洲精品国看不卡| 国产精品最新国产精品第十页| 天天爽夜夜爽夜夜爽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糸列| 99热在线精品国产观看|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资源网| 国产精品无码日韩欧| 思热99re视热频这里只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网站| 国产精品 一区 在线|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爽|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三级高清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成人乱码精品女人久久久不卡| 日韩深夜福利视频| 老司机福利精品视频| 日韩亚洲精品福利| 亚洲第一永久AV网站久久精品男人的天堂AV| 精品国精品自拍自在线| 日批日韩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一| 日韩无套内射视频6|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日韩高清特级特黄毛片| 精品理论片一区二区三区| 凹凸国产熟女精品视频app| 国产内地精品毛片视频| 香蕉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