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分散居民生活污水處理,一直是困繞我國的一個難題。國外早在50多年前,就開始對分散居民生活污水處理進行研究,現在政府的支持和財政補貼下,基本達標排放或回用。如日本主要采用“石井式”和“凈化槽式”裝備處理分散居民的生活污水;挪威多采用BIOVAC間歇式微型處理設備和Wdllax純化學法處理設備;非洲一些國家大多采用獨戶住宅的生活污水處理裝備??梢哉f,國外對分散居民生活污水的處理采用多種工藝組合形式,各具特點。
記者從“生活污水----生物處理循環回用裝置應用推廣會”上還了解到,我國目前城市污水處理的比率約50%,而農村等具有大量分散居民的污水90%以上仍未處理。隨著國家環保要求的逐步提高,這些分布在全國有超過100億噸的生活污水亟需處理,市場容量巨大。但由于一些發達國家在有關功能菌的快速繁殖和應用實施上,長期來對中國進行技術封鎖和壟斷,中國環保企業更無法獲得其處理裝備的結構信息。國內雖說已有幾家科研單位對功能菌進行了研發,也產生了近10件相關專利,但至今未得到推廣應用。其共性是運用厭氧原理進行污水處理,功能菌生長緩慢,但對生活污水中的各類人和動物有機排泄物處理達不到預期要求,同時存在菌的生長期與系統使用期的不同步現象,需不斷定期增補處理菌,不僅增加了運行成本,還為管理維護帶來了很大難度,成功率很低,在市場化運作中,尤其是運行管理能力相對薄弱的廣大農村存在很大風險。
無錫金鑫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鐵道部定點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這次推廣的“生活污水----生物處理循環回用裝置”,是由江南大學與該公司聯合通過多年的合作,所研制開發填補國內空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污水生物處理循環回用裝置”,是一項運用現代微生物技術、污水處理技術、高新科技機械設備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和菌種箱設計技術等多項技術集成的高新技術項目,具有循環回用節水減排、滅菌、無蚊蠅危害、無二次污染、安裝簡便、維護方便和適應性強等特點,在正常使用情況下不需要添加菌種。特別是攻關組針對不同的應用條件和環境變化,實現功能菌在不同條件下對分散生活污水的高效處理。因此,該項成果可廣泛應用于遠離城市的農村邊遠地區、野外作業、旅游景區、建筑工地、臨時大型活動和住宅小區等場所的分散居民生活污水的處理。至今,已取得2項發明專利,并已申報了3項發明專利。
“目前,我們在生活污水上所擁有的菌種與國內現有菌種相比,易存活、繁殖力強且多為附著生長,無需定期增補菌種或更換,因此成本低,可靠性強,出水水質穩定。推進這個研究成果的轉化必將填補國內空白,進而打破國外技術封鎖和壟斷,對提高我國生活污水處理的技術水平和完善我國環保裝備產業結構,以及有效控制農村面源污染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參與此項目研制開發的江南大學工程學院院長堵國成介紹說。
據介紹,“生活污水----生物處理循環回用裝置”項目,2008年被列入江蘇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支持項目。金鑫集團在已有中試成果的基礎之上,以產學研相結合的形式,優勢互補,建立生物菌技術研究中心,圍繞產業化項目的核心技術(功能菌)和主產品(分散居民生活污水處理裝備)兩部分內容分階段展開,不斷提高裝備可靠性和可適用性,優化產業化工藝技術,完善產品質量標準和自主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立起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創新團隊。目前,項目已通過各類中試指標檢測,已步入產業化階段。首批生產出的生物處理循環回用裝置,項目攻關組選擇了江蘇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科技綜合示范村——無錫市濱湖區龍延村,作為首個成果應用推廣點。龍延村在污水處理上,充分利用村莊地形優勢、水塘及閑置地,通過生物生態組合處理技術,應用金鑫集團提供的二元復合結構的生活污水處理裝備,無需城鎮污水處理管網,降低了污水處理能耗,節約了運行成本。檢測表明:經過生物處理出來的村民生活污水,出水水質宜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確定的2級標準?,F在,村里已實現了養殖業及綠化等水循環利用了。“這樣的效果,從根本上滿足了村民對生活污水處理的特殊要求,更加快了龍延村新農村建設科技綜合示范工程的創建步伐。
全力加快打造成為全國一流的污水處理裝備生產基地,使企業在國內分散居民生活污水處理行業占據領先地位。這是金鑫集團提出的戰略發展目標。為此,從今年起,將在進一步完善技術與生產工藝的同時,在國內啟動做好示范推廣工作。力爭在3年內,新建3條生產線,形成年產1000臺套的生產能力,全面投產后,成為國內較大規模地科研開發與產業基地。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