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報記者 周雁凌 季英德 濟南報道
記者日前從《“十二五”山東省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中了解到,到2015年,全省新增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39450噸/日,基本形成與城鎮生活垃圾產生量相匹配的無害化處理能力,城市(含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6%。
到2015年,山東省生活垃圾焚燒設施處理能力達到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42%以上,垃圾焚燒處理量達到無害化處理總量的45%以上。全省新增生活垃圾轉運能力3.23萬噸/日(其中青島5800噸/日),城鄉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基本實現全覆蓋;全省新增餐廚廢棄物處理能力2500噸/日。
到2015年,實施存量垃圾治理和填埋場封場項目46個,治理存量垃圾2868萬噸,同時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城鎮生活垃圾處理監管體系。
村鎮生活垃圾納入城市處理系統
《規劃》中要求,加快處理工程建設,提高無害化處理能力和水平。加大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力度,著重提升大中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標準,推進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
“十二五”前期,山東省重點督導和支持尚未建成無害化處理設施的市(縣)加快建設,統籌城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規劃和建設,村鎮生活垃圾納入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系統。
要健全收集轉運體系,推動城鄉環衛一體化。通過以城帶鄉等多種渠道進一步推進鄉鎮和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和無害化處理,加快建立“村收、鎮(鄉)運、縣(市、區)處理”的城鄉垃圾收運處理體系。
要加強存量垃圾治理,保護和修復周邊生態環境;要建設餐廚廢棄物處理設施,促進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要建立健全餐飲企業和單位食堂餐廚廢棄物從產生到收運、處理全過程的申報登記制度。
建設資金以地方政府投入為主
《規劃》中確定,“十二五”期間,全省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總投資約198.8億元。其中: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投資126.3億元,垃圾收集轉運體系建設投資29.1億元,存量垃圾整治工程投資6.9億元,城市餐廚廢棄物處理工程投資15.3億元,“十一五”城鎮生活垃圾處理續建工程、垃圾分類示范工程以及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運營、排放監管體系建設投資21.2億元。
山東省政府指出,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資金以地方政府投入為主。同時,充分調動社會資金參與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的積極性。要加強資金保障,加大各級公共財政投入,完善價格機制,探索改進生活垃圾收費方式。
加強生活垃圾處理市場準入管理
山東省政府強調,要加強政策支持。各地要制定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和實施計劃,統籌安排設施建設的規模、布局、方案和投資。
要規范市場準入。嚴格實行生活垃圾處理市場準入管理,建立和完善市場退出機制,建立生活垃圾運營單位失信懲戒機制和黑名單制度。
要加強監督管理。按照國家建設標準和設計規范,審批垃圾處理項目立項、環評和初步設計,并督促建設單位依據批復設計要求進行施工,對垃圾滲濾液、垃圾焚燒煙氣等物質進行有效管控。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