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任沁新最近向記者透露,中信重工自主研發的水泥回轉窯消納城市垃圾配套設備有望年內投產。“一條日產5000噸水泥的生產線日消納城市垃圾可達1000—1500噸”。
兩會上,任沁新帶來了關于推廣利用水泥回轉窯消納城市垃圾技術的建議,會前會后,會上會下,他都在為“垃圾”奔忙著。
讓任沁新真正操心的并不是技術問題。據他介紹,利用水泥回轉窯消納城市垃圾在國外是應用多年的成熟技術,國內的一些水泥廠這幾年也在用,他們即將投產的設備具有世界先進水平。但這項處理垃圾技術,急需政策引導。
“水泥廠是處理城市垃圾的最好地方。”中國水泥協會秘書長孔祥忠認為,根據國外實踐經驗,處理工業有害物,必須使其在1000℃的高溫中持續兩秒鐘左右熱解,有害物才能99.99%轉化為無害物質,水泥回轉窯為了達到水泥熟料燒成要求,其燒成溫度一般在1350—1650℃,垃圾廢渣熔入水泥熟料形成共熔體,使有害物的熱解更加完全,即使很穩定的有機物也能完全分解。
然而,目前國內生活垃圾的處置并沒有形成嚴格而完善的市場,處理過程并沒有完全實現產業化,水泥廠對廢棄物利用存在一定限制。任沁新呼吁,只有形成了一條完整的廢棄物治理鏈,通過上游預處理企業的分流,然后才能進入水泥的生產系統中。熱值較低且其中有機物含量較低的垃圾可作為原料;熱值較高的垃圾可將其粒徑處理變小后,作為回轉窯的部分替代燃料。
孔祥忠建議,政府制定一系列的法規、規范,對垃圾的收集、分揀、運輸等各階段的費用和管理進行明確的規定,形成一個良好的廢棄物處置市場。利用原有或新建以城市為單位的一定規模的垃圾處理場地,形成規模化的垃圾資源,以保證水泥企業能夠進行連續生產。同時,應制定有償處理、利用垃圾的優惠政策和獎勵措施,進一步引導、鼓勵水泥企業使用該項技術將垃圾轉化為可利用資源。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一年產生的生活垃圾達1.5億噸,歷年的存量城市生活垃圾約60億噸,并在以每年8—9%的增長率不斷增加。而目前的垃圾處理,仍是以建立填埋場進行填埋或專門建設垃圾焚燒爐進行焚燒為主要方式。毋庸置疑,填埋的垃圾對土壤和地下水會產生污染,而垃圾焚燒,排放大量有害、有毒氣體,焚燒殘留物的處理也將成為二次污染源。
“同專業垃圾焚燒裝置相比,利用水泥回轉窯消納城市垃圾在投資運行上更有優勢,一個水泥回轉窯的處理能力相當于好幾個垃圾焚燒廠。”任沁新說,焚燒殘留物通過礦物化學反應被固化到水泥熟料中,可以完全作為資源利用,根本不存在復雜的后處理過程。同時回轉窯內的堿性氣氛能對燃燒后產生的酸性物質起中和作用,使它們變成鹽類固定下來,也使有害廢料中可能存在的金屬元素,固定在熟料礦物中,使焚燒后的殘渣均成為無害鹽類,不存在焚燒灰的處理問題。
提交關閉